查看原文
其他

何为学术?何为学者?- 新出版《学术之路》献上跨学科国际学者系列精彩对谈!

云里峰主 云里阅天下 2024-01-0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云里编者按


        亲爱的云里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们非常高兴地通知大家,我们之前三年当中通过云里公众号组织的一系国际学者访谈,终于在经过认真翻译,反复校对和精心编辑整理后,汇集成书,由商务印书馆顺利出版了。近日已开始由各大书店和电商平台陆续开始销售了。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我们将于北京时间9月30日晚上8:30-11点举行一个由十六七位多个学科知名学者参与的《学术之路》云端新书发布/讨论会。除了特邀的四名知名学者将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之外,还有十多位参与对谈的国际学者也将出席,同读者通过腾讯会议视频见面并现场回答书中讨论到的问题。欢迎有兴趣的读者提前准备并在月底来参加我们的新书讨论会。活动详情近期将由云里公号通知。有兴趣购书的朋友,可以查看下面的购书链接,包括京东和当当网在内的其他电商平台也可购得此书。

        为了答谢云里读者和其他对学术人生感兴趣的读者,我们今天特地从《学术之路:跨学科国际学者对谈集》抽出编者前言和各章目录以及书中十多位访谈学者的简介分享给大家,以便读者更好了解本书的成书背景,内容以及学术价值。   

        再次感谢大家三年多来的支持和坚持,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我们和云里能与大家继续在学术之路上相伴而行,共同去探寻那片精神家园的绿洲。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转发分享和投稿。


《学术之路:跨学科国际学者对谈集》由商务印书馆2023年9月发行



《学术之路》编者前言:


从跨学科国际学者对谈中理解“何为学术?何为学者?”



作者:白若云(多伦多大学),陈利(多伦多大学)


[摘选自白若云,陈利编著:《学术之路:跨学科国际学者对谈集》,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第1-5页]


        自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随着交通技术和通信手段的突飞猛进, 国际学术交流的规模、深度和影响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 过去曾经因语言或文化的不同以及空间距离所形成的巨大隔阂, 现在似乎也大大缩小了, 比如有大量中国学生和学者出国留学或访学, 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到中国进行讲学和短期交流, 以及大量外文学术著作被翻译成中文。但是, 在看似欣欣向荣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背后, 仍然存在着各种实际障碍和挑战。随着近几年中外关系迅速紧张以及2020 年年初以来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 此前建立的很多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与渠道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020 年初夏, 本书两位编者, 即现任职于多伦多大学的白若云和陈利, 开办了一个名叫“云里阅天下” (下文简称“云里公号”)的微信公众号, 希望能借此及时分享国内外人文社科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 为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稍尽绵薄之力。在短期试运作之后, 两位编者发动了大约十来位在海外高校(主要是北美地区) 任教的志同道合的人文社科学者(除两位编者外, 还包括刘思达、杜乐、新加坡国立大学刘遥, 西蒙菲莎大学孔书玉、宋念申、张泰苏、张颖、多伦多大学钟雨柔), 组成了云里公号的学术顾问团, 为公号的发展方向出谋划策。陈利和白若云担任主编, 负责管理云里公号的日常运作。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 云里公号推送了约一百篇原创内容, 组织了多种类型的学术活动, 包括“云里国际学者访谈系列” “云里国际学术前沿讲座系列”, 以及分享学术训练和成长经验的“博士是如何炼成的” 原创文章系列。这些创意活动已经给云里公号吸引了近三万名遍布全球各地的订阅者, 其推送的很多原创文章和活动通知也在包括微信、微博、脸书、推特等全球大型社交媒体平台上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知性读者。本书收录的一些学术性很强的访谈对话在微博上经常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浏览量。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外来赞助的公益性项目, 云里公号凭借学术顾问团成员和编辑助理们的执着和努力, 以及众多学界朋友的无私奉献和广大读者的鼎力支持, 在短短两年后也成长为了一个了解中外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学者和学术成果的重要新媒体平台。

        上面这个背景介绍, 有助于读者了解本书的宗旨和价值。本书共收录十七篇国际学者访谈对话。第一篇是现任职于澳门大学的王雨应《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专栏之邀对陈利做的访谈, 完成于云里公号成立前的2018 年, 其他十六篇都是“云里国际学者访谈系列” 的成果, 完成于2020 年下半年至2022 年夏天之间。这些访谈一般是提前数周或数月联系好对话嘉宾, 然后由访谈人根据嘉宾学者的学术研究和背景准备访谈问题。对话一般持续三到四个小时, 多数访谈由陈利和白若云负责安排和完成, 个别访谈还邀请了其他一两位相关的学者参与。之后访谈录音或录像会再经过多人、多步骤的整理、编辑、校对和审定。收入本书的访谈中有半数左右还需要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再经反复校对和编辑。因此, 除涉及不同学科知识和外语能力之外,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来将这些对谈转变成既有学术价值又深入浅出的中文稿。在资源极其有限和尽量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我们每次整理的过程经常长达三到六个月。完成周期虽然相当长, 但每次推出的新内容都很受欢迎, 在国内外众多学者和高校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书中多篇访谈的精简版曾在《清华社会学评论》、《区域》、《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专栏和《信睿周报》等刊物上发表过, 并有多家出版社联系我们, 表示有兴趣出版本书稿, 所有这些也都间接印证了本书的价值。在这次整理成书的过程中, 我们再次投入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进行文字编辑和校对工作, 但囿于精力和才力有限, 本书最后仍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 同此前分享的版本相比, 我们希望本书至少提供了一个更准确、更精炼、更完整、更便于集中阅读的跨学科国际学者访谈对话集。

        对于众多人文社科学者和学生以及那些希望了解学术生活和思想的读者们来说, 本书的价值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参与的二十位对话嘉宾包括了几位中生代国际学术新星以及相关领域内一批最资深和最著名的国际学者, 其中有至少十二位学者曾分别荣获亚洲研究协会(包括四位列文森奖获得者)、美国历史学协会(包括两位费正清奖和一位琼·凯利纪念奖获得者)、美国社会学协会、美国法律史学会、美国城市史协会、美国社会科学历史协会、美国森林史学会以及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会等重要国际学术组织的最佳专著奖。这些对谈从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方向、时代、文化和教育背景, 以及不同的成长和学术经历,给读者展现了过去半个世纪在历史学、比较文学、法律、社会学、性别研究、媒体研究等多个领域中, 一系列重大的学术问题和理论方法的发展轨迹和最新动向, 对不同类型的读者应该都有相当大的学习和参考价值。在介绍数十种重要学术著作的精华和鲜为人知的成书背景的同时, 参与对话的学者们还为读者提供了相关领域中国际学术发展历程的大量宝贵信息。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虽然它所讲的内容几乎全都与学术研究和学者有关系, 但它讲述的方式和当今很多学术专著那种拒普通读者于千里之外的风格却大不一样。当初设想这个访谈系列时, 我们就希望使之区别于学术专著和学术期刊文章, 通过深入浅出和轻松友好的对, 以一种更贴近广大读者的方式, 来介绍一批国际知名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其在理论方法上的思考与心得。即便在涉及一些专业问题时, 我们的对谈也尽量减少使用专业术语, 而是更多地用直白的语言来清楚而准确地传达学术内容。在编辑本书时, 我们还力求保留原有对话的内容和口气, 并在各篇中附有多幅相关照片作为插图(除另有说明外, 书中插图均为对话嘉宾授权使用), 以便读者在阅读各篇时,能在脑海中大致想象出对话嘉宾当时的音容笑貌, 也给读者提供了与阅读学术专著很不相同的体验。基于同样的考虑, 我们决定不按学术著作常规在各篇对话录中补加各种注释。

        作为本书的第三个特点, 各篇访谈的内容不限于受访者或者对话嘉宾的学术研究。很多学者访谈较少涉及学术外的问题, 尤其是学者个人的成长经历。而本书收录的访谈几乎都包含了对话嘉宾在成为学者前的个人生活和学术训练的经历。包括柯娇燕、杜赞奇、盖博坚、高彦颐、林郁沁、刘禾、濮德培、普勒斯等资深的世界知名学者在内,书中的对话嘉宾给读者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懵懂的高中生或者稚气未脱的大学本科生一步一步地沿着学术之路前行, 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的。他们的对话从多方位多角度给读者展示了各种类型的学术之路和学者生活的多姿多彩。当然, 多元的学术经历也反映了某些共性。读者从访谈对话中看到的, 不只是这些学者们在学术之路上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风范, 还有他们作为思想独立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我们所读到的不只是学术研究, 还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喜怒哀乐以及有家庭和业余爱好的学者个人。而这些往往无法在其学术著作或常见的学术访谈中得到充分体现。

        除著名资深学者外, 本书的对话嘉宾还包括了几位中生代的教授、副教授和两位刚入职不久的助理教授, 但这些中青年学者也都无疑具有成为各自研究领域一流学者的潜力和实力。书中老中青三代文社科学者在学术之路上所经历的成功和挫折, 对学术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学术共同体的理解和期待, 当会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学者并不因身处象牙塔就不食人间烟火。本书所收的访谈对话, 的确不如另一个云里原创系列(“博士是如何炼成的”)的文章显得那么“入世” 或者具有现实的沉重感。毕竟, 这些对话学者都是有终身教职或者将会获得终身教职的学者, 用今天的网络语言来说, 都是已脱离了读博和求职无门的苦海而顺利“上岸” 的成功人士。但即便如此, 他们在书中的访谈也分享了各自在留学、读博、求职过程中及工作后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读者也可以更真实地体会到那些“高冷” 专著背后的学术生活及其酸甜苦辣。

        本书虽然涵盖的人数和学科领域已不算少了, 但仍然不够全面,而且是以在北美高校工作的国际学者为主。(对话嘉宾的选择范围非因其他考虑, 而主要是受限于编者的专业背景和时间, 不敢轻易涉猎完全不了解的学术领域和贸然邀请不认识的学者拨冗参与这个费时费力的访谈系列。) 无论如何, 没有一个访谈集可以包罗万象。毕竟, 人们在各自的学术之旅中所经历的磨炼和所领略的风景无法和他人的体验雷同。但是, 书中十七位国际人文社科学者的故事和经历也揭示了一个几乎所有真正的学者都可能具有的特质: 对知识的极度热爱和对学术研究作为志业(vocation) 的不懈追求。读者可以在书中倾听到这些学者们娓娓道来何为学术, 也可以感受到他们是如何用几十年的时光和生命体验来诠释何为学者虽然踏上学术之路并非等同于选择苦行僧式的生活, 但学者的追求和精神境界, 的确无须也无法用功名利禄的世俗标准来衡量。基于此, 两位编者希望借花献佛, 将本书敬献给所有那些已行走在这条学术旅途上的学界朋友们, 以及那些尚在路口张望和那些不能身历其境却喜闻此途中风景的读者朋友们。

        作为前言的结束语和最重要的部分, 两位编者希望借此机会再次郑重感谢所有参与访谈和对话的嘉宾学者。如果不是他们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 我们不可能顺利完成这个访谈系列并最终将其集结成书。多数对话嘉宾除了拨冗积极参与访谈外, 还对访谈文字稿进行了非常认真的修订、增补和校对。我们同时也感谢一批国内外年轻学者和学生为我们整理和分享这些访谈对话所付出的大量时间和辛勤劳动。了本书前详细介绍的参与对话的学者和负责翻译的译者之外, 还有多位协助我们整理访谈录音和文字初稿的助理同学, 包括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本科生沈至慧,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学院本科生罗清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生王佳丽(现已毕业)、该系硕士生招淑英和陈锐霖(后者现为该校博士生), 以及耶鲁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韩隽祎等。本书各篇首的注释中也对相关参与者与协作情况有详细说明。外, 我们也感谢前文提及的几家刊物的编辑以及云里公号读者的鼓励支持。编者还必须感谢梁治平教授的鼓励和热心引荐, 以及商务印书馆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付出, 这些都是促成本书如此顺利出版不可或缺的因素。最后, 编者对杜赞奇教授、高彦颐教授、林郁沁教授、陆扬教授和汪晖教授拨冗为本书撰写推荐语表示由衷的感谢。总之,这本书既是一群学术同道在思想和学术上的精彩对话, 也是所有参与人员和读者朋友们齐心协力为学术共同体奉献的一个集体知识结晶。

编者2022年10月序于多伦多




附记

如后记中所说,两位编者将把自己从本书可能获得的所有版税收入捐给非盈利组织“陈景义基金会”和多伦多大学“陈景义纪念奖学金”用于公益事业。感谢所有与谈朋友和读者朋友们的理解和支持!!



《学术之路:跨学科国际学者对谈集》

白若云,陈利 编著,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学术之路:跨学科国际学者对谈集》各章内容目录:


第一章 法律帝国与帝国法律:对话多伦多大学陈利

第二章 从清史到全球史研究:对话达特茅斯学院柯娇燕

第三章 变迁和流动的历史:对话杜克大学杜赞奇

第四章 踏上历史研究的旅程:对话康奈尔大学杜乐 

第五章 四十年清史研究的学术人生:对话华盛顿大学盖博坚

第六章 以性别史为方法:对话哥伦比亚大学高彦颐

第七章 从微观史到微观全球史:对话哥伦比亚大学林郁沁

第八章 从话语政治走向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对话哥伦比亚大学刘禾

第九章 法律社会学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改造:对话多伦多大学(现香港大学)刘思达

第十章 历史叙事并不排斥理论:对话耶鲁大学濮德培 

第十一章 媒体性别和文化社会学的交叉研究:对话弗吉利亚大学普勒斯

第十二章 从边界解读现代国家的构建:对话马里兰大学(现清华大学)宋念申

第十三章 从细微处捕捉历史的轨迹:对话澳门大学王笛

第十四章 版权与中国现代性:对话印第安纳大学王飞仙

第十五章 经济、环境与历史的跨学科探索:对话范德堡大学张萌

第十六章 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中寻找答案:对话耶鲁大学张泰苏

第十七章 历史和性别研究的学术与修身:对话俄亥俄州立大学张颖



购书渠道

京东和当当网等主要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发售该书。商务印书馆官方旗舰店的链接也会在近期内添加。欢迎读者自行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用书名搜索购买。如希望去当当网购买,可以点击或复制粘贴后面的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9623148.html






国内外知名学者推荐







该书编者和其他参与对谈学者的简介

(按姓氏字母顺序,括号内名字拼音为英文著述作者写法)


白若云 (Ruoyun Bai), 北外英语系学士和文学硕士,伊利诺伊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文化和媒体研究系以及比较文学中心副教授,系该校UTSC校区媒体研究专业创建者及该专业Program Director。此前曾任纽约大学媒介、文化和传播系助理教授(tenure-track) (2007-2008年)。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媒体与社会、媒体与性别、大众文化和比较媒体研究。她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英文专著《屏幕上的贪腐:中国的电视与政治》(Staging Corruption: Chinese Television and Politics,UBC Press 2015年版)和另外两本合编英文著作《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电视》(Chinese Televis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outledge 2014年版)和《电视剧在中国》(TV Drama in China,香港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她目前的项目研究丑闻(scandals)事件所反映的新媒体、流行文化与政经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她和陈利教授合编的《学术之路:跨学科国际学者对谈集》一书由商务印书馆于2023年9月出版。


陈利 (Li Chen),伊利诺伊大学法律博士(J.D.)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Ph.D.),现为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历史与文化研究系副教授。曾任该校历史与文化研究系主任、“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会”首任会长以及现任理事。他现任《法律与历史评论》、《世界史杂志》以及《法律与社会调查》等英文学术期刊编委。他的研究主要考察16世纪以来在中国史和全球史中的政治、文化和法律三者的互动关系和影响。他上本英文专著Chinese Law in Imperial Eyes: Sovereignty, Justice, and Transcultural Politics 获美国法律史学会2017年Peter Gonville Stein著作奖荣誉提名和亚洲研究协会2018年列文森著作奖,其中文版《帝国眼中的中国法》计划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他即将完成研究清代司法幕友和司法资本的英文专著,并同时在研究清代秋审制度和皇权政治。他的学术论文集《帝国时代的法律、知识和权力》近期也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他和白若云教授合编的《学术之路:跨学科国际学者对谈集》一书由商务印书馆于2023年9月出版。


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获得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达特茅斯学院的历史系柯林斯讲席教授(Collis Professor of History),著名清史学家。她的主要英文学术著作包括:中国的全球帝国:清代,1636-1912年(China’s Global Empire: The Qing, 1636-1912 ,剑桥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铁锤和铁砧:现代世界锻造出的游牧领袖》(Hammer and Anvil: Nomad Rulers at the Forge of the Modern World,Rowman & Littlefield出版社, 2019年); 《不中庸:一部诠释1800年后中国的历史》(The Wobbling Pivot: China since 1800, An Interpretive History (Wiley-Blackwell出版社2010年版);  《什么是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版,英文原著What is Global History? 政治出版社,Polity Press)2008年版),《半透明之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下的历史与身份》(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加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满族人》(The Manchus,Basil Blackwell, 2002; original 1997);《孤军: 满 人一家三代与清帝国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英文原著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她的专著A Translucent Mirror荣获亚洲研究协会中国研究领域2001年度最佳著作列文森奖。


杜赞奇(Prasenjit Duara), 获得印度德里大学学士和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杜克大学东亚研究讲席教授。此前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亚洲研究所所长和人文讲席教授以及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和系主任。他曾担任亚洲研究协会会长。除了发表数量众多的文章外,他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全球现代性危机:亚洲传统和可持续的未来》 (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英文原著由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主权与真实性:满洲国与东亚的现代》(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 ,Rowman & Littlefield出版社2003年版),《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英文原著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英文原著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等。他的英文专著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荣获美国历史协会东亚历史研究1989年度最佳著作费正清奖(John King Fairbank Prize)以及亚洲研究协会中国研究领域1990年度最佳著作列文森奖。


杜乐 (Yue Du), 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和历史学硕士和纽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康奈尔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史,家庭史,及国族概念的建构。她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英文专著《中国的国与家:孝道及其近代改革》(State and Family in China: Filial Piety and Its Modern Reform,2022年剑桥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中文暂译为《国与家:孝道及其近代转型》)。该书获得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会2022年度最佳专著奖。她目前的新研究主要围绕于近现代中国”国/国家”概念的发展,暂定题目《中国:从一个无民族国家到一个被国家定义的民族》(暂拟译名)(China: From a Nationless State to a Nation Defined by State)。


盖博坚 (Robert Kent Guy),获得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学博士学位,1980年开始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和东亚研究系任教,直到他2013年从该校荣休。曾师从美国汉学泰斗费正清教授(John King Fairbank)。其主要学术著作包括1987年初版的《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与国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英文原著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 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lung Era,哈佛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和《清朝的督抚与行省: 中国地方行政的演进,1644—1796》(Qing Governors and Their Provinces: The Evolution of Territorial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1644-1796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高彦颐(Dorothy Ko),获得斯坦福大学学士、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系教授及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院士以及美国国家文理学院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院士。曾先后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她的研究兴趣专注于明清社会史及比较妇女史。她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闺塾师:明末清初的江南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英文原著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步步生莲:绣鞋与缠足文化》(Every Step a Lotus: Shoes for Bound Fe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英文原著由加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及《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英文原著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缠足》一书荣获美国历史协会2006年度在妇女史和女权理论领域的乔安·凯莉纪念奖(Joan Kelly Memorial Prize)。《砚史》一书则被国际亚洲研究会议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Asian Studies) 评选为Publishers Accolade for Outstanding Production Value。


和文凯 (Wenkai He),获得清华大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他的英文著作《通向现代财政国家的路径:英國、日本和中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英文原著Paths toward the Modern Fiscal State:England, Japan and China,哈佛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荣获美国社会学协会(ASA) 2014年度Barrington Moore 最佳著作奖。


林郁沁 (Eugenia Lean),获得斯坦福大学学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博士学位,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务长以及历史系和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她的研究方向包括近现代中国史、性别史、科技和工业史、情感史等。她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英文专著《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英文原著由加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以及《美妆帝国的蝴蝶牌:一部近代中国民间工业史》(光启书局2023年版,英文原著Vernacular Industrialism In China: Local Innovation and Translated Technologies in the Making of a Cosmetic Empire, 1900 to 1940,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等。前者荣获美国历史协会东亚历史研究领域2007年度最佳著作费正清奖(John King Fairbank Prize)。


刘禾(Lydia H. Liu),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终身人文讲席教授和前任该校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此前曾任教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她的研究涉及比较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外文化交往史、国际法史和比较政治理论、翻译和文学批判理论、以及数码媒体研究等多个领域。她的主要英文学术著作包括:《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英文原著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英文原著由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以及《佛氏人偶:数字媒体与无意识的未来》(英文原著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除了多本英文论文集外,她的中文著作还包括《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三联出版社版1997年版)和《六个字母的解法》(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以及编辑的论文集《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三联出版社2016年版)。


刘思达 (Sida Liu),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兼任社会学系教授。此前曾任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和法学院副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系和法学院助理教授。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是法律社会学、职业社会学和社会理论,著有《割据的逻辑: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生态分析》(2011年初版,译林出版社2017年增订本)和《失落的城邦:当代中国法律职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及其他一系列英文学术著作。



宋念申 (Nianshen Song),获得伦敦政经学院硕士及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此前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历史系副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区域及全球史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边疆与民族、东亚史、城市、历史地理等。除了一系列发表于重要刊物的中英文文章外,他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英文专著 《在现代东亚制造边界:图们江划界,1881-1919》(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s, 1881-1919 ,剑桥大学出版社2018版和韩译本2022年版)和中文著作《发现东亚》(新星出版社2018年版,香港中和、台湾联经繁体字版2019年版,韩译本2020年版)。


王笛 (Di Wang),获得四川大学学士、硕士以及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曾担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历史。其主要专著包括:《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 》(中华书局2001年版),《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译本,英文原著由斯坦福大学2003年版),《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英文原著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香港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英文原著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18年版,英文原著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显微镜下的成都》(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以及《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等。他的英文专著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曾荣获美国城市史协会(UHA)最佳著作奖、中文著作曾获吕梁文学奖。


王飞仙 (Fei-Hsien Wang),获得(台湾)政治大学硕士及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历史系与东亚语言文化系副教授。她现任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副主编和剑桥大学历史与经济研究中心(Centre for History and Economics)通讯研究员。她的主要研究兴趣包含:近代东亚(特别是中国)文化生产、信息传播、商业与政治间的互动,法律与经济生活的微观史等。她的主要著述包括英文专著《版权谁有?翻印必究?近代中国作者、书商与国家的版权角力战》(Pirates and Publishers : A Social History of Copyright in Modern China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该书获得美国法律史学会(ASLH)2020年度Peter Stein最佳著作奖。


王雨 (Yu Wang),获得达特茅斯学院硕士和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现任澳门大学历史系科研助理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对十九、二十世纪中国技术与听觉史,城市史、性别史以及跨文化交流尤其感兴趣,研究成果见 Twentieth-Century China, 《妇女研究论丛》及《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国内外刊物。他目前正在从事的课题涉及广播、信息技术与社会主义听觉文化的形成。


张萌 (Meng Zhang),获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学士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历史系助理教授。她的研究兴趣聚焦于明清时期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变迁以及全球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跨国互动。她出版了英文专著《清代中国的木材与林业:市场的维持》(暂译名)(Timber and Forestry in Qing China: Sustaining the Market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将推出中译本)。该书获得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会2022年度最佳专著奖荣誉提名(honorable mention),并荣获美国森林史学会(American Forest History Society) 2022 年度查尔斯·惠好(Charles A. Weyerhaeuser) 最佳著作奖。


泰苏 (Taisu Zhang),获得耶鲁大学学士、法律博士及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和历史系兼任教授。他在2018-2019年曾任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会会长。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法律与经济史、产权理论与中国司法系统。已出版英文专著《儒家的法律与经济:前工业化时期中英家族与产权制度比较》(The Laws and Economics of Confucianism: Kinship and Property in Pre-Industrial China and England,剑桥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和《清代财政制度的意识形态基础》(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Qing Taxation: Belief Systems, Politics, and Institutions(剑桥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前者荣获美国社会科学历史协会(SSHA)颁发的会长奖以及麦克米伦国际与地区研究中心颁发的盖迪斯-史密斯图书奖。 


张颖 (Ying Zhang),获得密西根大学历史与性别研究联合博士(Ph.D.)学位,现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兼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兴趣包括明史,比较政治史。她的主要著作包括英文专著《儒家形象政治:十七世纪中国的男性道德观》(Confucian Image Politics: Masculine Moral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以及 《生生:宗教与明代狱中的艺术》(Religion and Prison Art in Ming China (1368-1644): Creative Environment, Creative Subjects ,荷兰博睿(Brill)学术出版社2020年版) 和合编的《男性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年版)。



译者简介


冯岚雅(Lanya Feng),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对十九、二十世纪的性别、文化、种族、社会流动、宗教与情感及跨国史感兴趣。


郭跃斌 (Jackson Yuebin Guo),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该校博士后和讲师,师从清代法学史专家陈利教授,专研课题为“清代至民国初年饮酒风俗与社会关系的嬗变”,其研究涉及法学史、文化史、以及方兴未艾的饮食史等领域。


刘小宇 (Xiaoyu Liu),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东亚研究系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史,特别关注科学技术、环境、帝国与殖民主义等议题。


仪泽方 (Zefang Yi),多伦多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对十九、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史、社会史、人口史、跨文化交流以及生命政治问题尤其感兴趣。



云里详情

“云里阅天下”公号是2020年夏季开办的旨在促进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的新媒体平台。我们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从申请出国留学到读博士和写论文,再到求职和学术界工作生活的原创内容,以及精挑转发的学术研究和文化艺术类文章。欢迎各位读者多参与互动,留言、点击在看或转发。





往期推荐

云里国际学术前沿讲座#7:张泰苏谈新书《清代财政的意识形态基础》,彭慕兰/薛萌点评

学者专访:倪湛舸教授谈《莫须有》、小说的实证以及历史的虚构

博士炼成系列:李芸鑫-在斯坦福历史系读博士

“博士炼成”系列:张子微 I 在试错中找到所爱:哈佛城市规划博士申请和学习”

徐晓宏:什么样的比较研究让我们觉得有趣

“博士炼成系列”:董芬芳 -  从中国农村到美国纽约:疫情下的文科博士申请

云里学者访谈#17-杜乐老师谈如何走上“历史学术旅程”

学术之路:李美步 - 哥大校史上第一位华人女博士的传奇人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